字体大小: [ 大号 中号 小号 ]    打印

这位来自日照一中的校友,新华社称欠他一个“敬业福”!

【文章作者】:日照一中【发布日期】:2018-02-28 04:15 【查看次数】:

  近日,直播日照专访了日照一中2004级的校友郑一晗,现将采访内容分享给大家:

 

导读

这个春节,能够回家过年,对于老家日照的郑一晗来说,显得尤为可贵,这名驻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年轻战地记者,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如愿与家人团聚。

 

2月11日,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公众号“新华国际头条”曾为其发文《看完这条片子,总觉得欠这名记者一个“敬业福”》,春节期间,直播日照特意来到郑一晗的家中,采访了这位经历过最真实战场的记者。

郑一晗出生于1989年,从小生活在日照,高中时期就读于日照一中04级,大学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修阿拉伯语专业,2011年毕业后考入新华社,成为一名对外部记者,工作一年后被派往埃及驻外两年

两年的中东驻外经历让郑一晗对在中东国家生活和工作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2016年底,当他得知有一个工作机会是到叙利亚驻外时,便主动“请缨”前往。

“其实很多从事新闻的人都有一种战地情怀,这个机会很难得。”郑一晗对直播日照说。

2017年5月至今,郑一晗任新华社大马士革分社记者,曾多次赴战区前线或受战争破坏严重地区采访,冒着落炮、地雷隐患等危险发回现场报道,他采写的新闻稿件连续六个月获评新华社国际部优秀新闻作品,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被评为新华社2017年度国际报道先进个人。

 

新征程更具危险与挑战性 与死神擦肩而过是常态

到艰苦战乱地区工作仅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虽然去之前郑一晗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真正抵达叙利亚之后,还是有很多情况是他没有意想到的。

“首先,虽然我们的常驻地处于叙利亚政府军的控制之下,相对比较平稳,但是每天还是会有很多的迫击炮弹从城郊的反政府武装控制区发射到我们所生活的城区。”郑一晗介绍,最严重的时候可能有上百个炮弹落进来,而且每隔几个月城里就会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

郑一晗告诉记者,每当叙利亚政府军收复一所城市的时候,他们会组织记者到这个城市去探访,可实际上,那个城市的有些地方可能还埋着很多炸弹或者爆炸装置,所以在当地采访的时候要非常注意避免触发一些爆炸装置。而如果是在交战前线的话,流弹是非常可怕的,它可能是你看不到的,但是它不知道会从哪个方向射过来。

我记得我们当时在一个市场采访的时候,极端组织用那种无人机对我们记者的采访团进行定位,投放炸弹,我们还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周围就响起来炮声,情势非常危险。”那是郑一晗觉得自己离炮弹最近的一次,也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战争与死亡如此之近。

 

如果无法阻止战争那么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在驻外之前,郑一晗曾多次思考过这样几个问题,是不是很有必要派国内记者到战乱地区去驻外,驻外对于所在的战争国家以及我们自己的国人来说究竟意义何在?而当他真正抵达叙利亚之后,才在深入前线的报道过程中逐渐获取了明确答案。

郑一晗觉得,对于深受战乱之苦的叙利亚人来讲,他们需要媒体尤其是国际媒体的报道,“我们抵达现场,呈现新闻真相,我们能把在那里发生的事实通过镜头、文字、图片展现给全世界的读者和观众,我觉得这些战争和疾苦让全世界看到了,哪怕能够引起人们对那里的国家和人民一丁点的关注,我都觉得是值得的。”

而对于国内新闻受众来讲,虽然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生活也越来越安定,但是我们不能够忘记战争,不能够忘记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身处战乱、疾病和动荡环境当中的人们,“尤其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开放程度也是越来越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国际观,我觉得了解到这些,不忘历史,才能够更好地珍惜我们眼前的生活,才能够有一个大的国际视野。”郑一晗表示。

 

在国外很想念家乡和亲人 回家让一切痛苦皆可治愈

事实上驻外记者节假日时间都很难保证,郑一晗告诉记者,他也是一波三折才争取到了休假回来过年的机会。而记者了解到,此前的两年埃及驻外过程中郑一晗都没能回来过春节。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中方人员大批撤离,目前在叙利亚的中国人很少,我们单位暂时只有我一个中国记者,不忙的时候会很想家,想念远在日照的父母。” 因而忙碌也成为郑一晗排解思乡之情的一种方法。

此次春节回日照过年,让郑一晗对家的感受更强烈了,他在叙利亚工作了八个月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个温暖家真好,在外看到这么多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动乱,也让郑一晗更加觉得生活在安静的小城日照有多幸运。

在国外会想念日照的大海和熟悉的家乡味道,到叙利亚工作后,对家乡的思念尤甚。目睹了那么多家园毁灭和妻离子散,内心对国内和平安定的环境倍感珍惜,对家乡的蓬勃发展尤其感到欣喜。郑一晗说,没有和平就谈不上发展和进步,老百姓生活也就没有希望。

盼了这几年,终于能回来过个团圆年了!”在采访过程中,郑一晗的父母表示,虽然对儿子安危的惦念难以控制,但是为了不给儿子徒添压力,他们选择把这份担心埋藏在心底咱们国家现在也强大了,对于驻外记者保护的特别好,虽然还是很担心,但是他喜欢这个行业,而且任何工作都得有人去干,我们会支持他这份工作,希望他能牢记肩上的责任,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自己。”

也许此次回家,对于郑一晗和他的家人来说,能够让他们暂时忘却战争的残酷、火场的危险,但随着郑一晗归期在即,一家人又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持续的担忧之中。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战地记者永远的格言。废墟中的城市、炸弹扬起的烟尘、慌张的民众、生死瞬间……也许郑一晗发回来的新闻,对处于和平一端的受众来说,仅仅只是一条条信息,但是对他自身来讲,每一次离炮火更近,都是在用生命来告诉我们真相。

我不能保证我所呈现的是所有的事实,但我相信,多一份努力、多一个角度,新闻报道才能更接近事实。3月3日,郑一晗将再次启程,重返叙利亚大马士革,继续坚守他的“新闻战地“。“叙利亚战争的第八年,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会继续坚守,为大家报道叙利亚的同时,也为国际舆论场带来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