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刘爽)

【文章作者】:日照一中【发布日期】:2015-06-13 08:47 【查看次数】:

本 节课典型特点是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学 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这种任务型教学符合学 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时,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就能进入很好的状态,学习的效率就能事半功倍。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总体遵循先输入后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力求体现新课程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要求。整个教学活动思路清晰,包括读前、读中、读后3个 阶段,每个阶段又有若干具体环节。读前活动中,用视频导入,增加了材料的直观性,同时引出词汇的学习语境,自然而又富于材料趣味。在读后活动中,通过文体 学习和讨论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进一步激发兴趣,体现语言有输入到输出的学习过程,附和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运用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 情景中体会和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每个阶段根据所读具体内容,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呼后应、层层深入的原则,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任务活动可考虑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应,如, 填空、回答问题、事件流程排序、衔接句子、句子释义等,使学生一目了然,高效省时的完成各个任务,并体验到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自然的调动起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活动按照语篇→段落→词句→语篇的过程设计,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符合认知规律,实现了阅读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目标:充分获得信息,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及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既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又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读后活动则侧重于语言的应用和对阅读活动的反思。通过阅读,学生储备了大量的语言信息,使后面的写作有据可依,有章可行。

本 节课的阅读材料是说明文,内容繁多,信息量大,设计的活动环节较多,虽然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某些环节无法达 到预期的效果,如最后的讨论因课堂剩余时间较少,加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这种方式,许多学生宁愿去写而不愿张口说,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讨论目的,学生说的机 会也相对减少。

阅读活动中还应鼓励学生自创问题情境,互相解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还可设计学生的自评活动,教师的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笼统,应该在这方面多做些努力,以此来激励学生。